全球媒體研究室
Advertisement

個人數位助理,即PDA,英文全稱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一般是指掌上電腦。相對於傳統電腦,PDA的優點是輕便、小巧、可移動性強,同時又不失功能的強大,缺點是屏幕過小,且電池續航能力有限。PDA通常採用手寫筆作為輸入設備,而存儲卡作為外部存儲介質。在無線傳輸方面,大多數PDA具有紅外和藍芽介面,以保證無線傳輸的便利性。許多PDA還能夠具備Wi-Fi連接以及GPS全球衛星定位系統。

便攜性介於傳統PC和PDA之間的個人電腦產品有筆記型電腦及平板電腦。

第一款PDA是1992年由蘋果電腦出品的Newton。但這一款產品在商業上很不成功。後來出現了專門為了手寫輸入的Graffiti輸入法,一家利用此方法作為輸入法的PDA公司推出了Palm這一個系列的產品,並獲得了巨大的成功。在20世紀末,微軟進入這一個領域,並首先推出了Windows CE 1.0作業系統,但該系統在各方面表現並不盡如人意,但後來微軟推出的Windows Pocket Edition 2002一舉奠定了PPC作業系統領先的地位。

目前最受歡迎的掌上電腦作業系統平臺分別有Palm OS和微軟Windows Mobile(前身為Windows CE)及Symbian OS 系列。

PDA的功能[]

記事本,PDA最基本的功能就是取代傳統萬用記事本的通訊錄、備忘錄、行程表等功能

電子字典、電子書,只要在PDA裡安裝電子字典的軟體程式,它馬上就可以成為一台電子字典,對學生和出國旅遊者是最方便的。另外從網路上下載電子書到PDA裡就可隨時閱讀。

隨身資料庫,可將各地的電子地圖、交通運輸資訊輸入PDA中,也可以上網隨時查一些資料。

收發E-mail,配合無線上網的功能可以隨時隨地收發E-mail。

無線上網,通常現在的 PDA 都備有 Wi-Fi, IrDA,能夠連上網際網路作瀏覽網頁等工作。

玩遊戲

理財工具,大部分PDA都有記帳的程式,可清楚記錄每一筆收入及支出,對長記帳的人是很方便的工具。另外有些PDA是俗稱的股票機,可隨時查看股票行情。

多媒體功能自從微軟加入PDA的開發後,就將多媒體功能帶入了PDA,讓原本只作為個人資料管理工具的PDA也具有個人電腦般的多媒體功能。配合各種擴充的軟硬體,PDA就變成一台MP3、錄音機、數位相機。

PDA的種類 (依作業系統不同)[]

Palm OS

Pocket PC

Symbian OS

SmartPhone

基於Linux的PDA

電子辭典

哪些人需要用PDA[]

 倚賴電腦的人     上班族      管理階層       學生


PDA發展的困境[]

PDA與使用者

不過盡管全球PDA 市場似乎不斷有成長,製造商的出貨量也不斷的增加,進入這個市場的製造商也越來越多,但使用人口數卻沒有很大的變化,至少尚未出現類似手機在全球市場曾經有過的爆炸性成長。 截至2003年九月,台灣20至60歲的人口中,約2%的人持有PDA 。若換算成實際人口大約是26萬人。相較於2002年12月(有1%的人持有PDA ,約15萬人),成長超過 70%,其實是很可觀的。 但不論使用者人數是15萬還是26萬,都是非常小眾的一個數字。如果我們把這個數字拿來跟台灣行動電話的持有人口相比較(推估台灣約有 81%的人持有行動電話),簡直少到看不見。

通常創新使用者本身都有些非用不可的理由,例如台灣第一批使用手機的人(業務人員,公司老闆),為了隨時都能接到電話,手機再貴都買,樣式再醜都用,操作不便也可忍受,這些人講求實用與效能。 另外有一批人是科技的狂熱分子。會購買只因興趣的原因佔很大比例。這些人會形成小團體彼此交流心得,在網路上討論。有新的商品出來了會爭相走告,而且通常會有自己捍衛的品牌,忠誠度十分高。 早期採用者是第一批受到創新者影響的人。看到家人用手機,或看到同事用PDA 似乎很好用,沒多久自己也買一台。購買之前,還會特地去詢問那位家人或同事的意見,作為採購參考。 很明顯可以發現,創新者影響早期採用者的管道,通常是透過人際網絡而引起興趣。創新者扮演非常重要的諮詢顧問角色,這通常是在產品低度普及的情況下才會發生。(你買手機之前需要先問專家嗎?) 過往幾年間,PDA 仍然維持相當的成長以及銷售量,大部分是來自這些創新者的貢獻。這也是為什麼出貨量持續成長,但是普及率卻增加很少的原因。

製造商過去的做法重心在討好創新使用者。依照IT產業標準的「以更強大的功能刺激需求」讓已經購買的人換機(例如更快的速度,彩色螢幕等)。然而,如果想討好早期使用者,必須花點別的心思才行:例如介面的革新、 筆記型電腦 、 多樣的價格 、 用途的擴展,例如上網抓資料收電子郵件,MP3 音樂播放,甚至是接聽電話等。

一般而言,對於大量資料有需求的以商業人士為主。而對於娛樂類的資料有需求的(音樂,影片等等),恐怕會考慮購買其他商品(MP3 )。由此可見PDA 短期內脫離不了商業用途,娛樂功能只是附加。 以往用文字輸入來記錄,雖然不方便但創新使用者尚能忍受。但如果想討好早期採用者,則應該將PDA 功能擴充到以影像來記錄。例如錄音,照相,錄影等等。 至於「多媒體播放器」的定位應該留給大眾市場。換言之,對創新使用者訴求「商用記事本」,對早期採用者訴求「多媒體記錄器」,等進入大眾市場,訴求才會是「多媒體播放器」。


PDA與筆記型電腦

未來的電腦不論大小都會具有某種程度的可移動性,只是看移動多遠罷了。體積越來越小的筆記型電腦,將可能擠壓到PDA 的生存空間。

目前的PDA 產品,為了求省電以及運作效率的提升,使用的都是精簡版的作業系統。PDA 上面的應用程式,為了求簡便,也都使用精簡的版本,例如微軟Pocket PC 內建的Pocket Word 等等。 這造成了文件在轉換上面總是有些不便,同時也限制了PDA 許多功能。例如,無法外接印表機與光碟機,或是必須外接特定介面的無線網路卡才能上網。此外,儲存容量總是不夠,而外接式記憶卡又昂貴。 總之,PDA 就只是PDA 而已,如果要以筆記型電腦的功能來要求它,那絕對是不及格。但是PDA 最強的地方,就在於按鈕打開就能馬上使用,因為功能簡單所以不怎麼耗電,待機時間長。


PDA與智慧型手機

PDA 製造商力圖轉型,朝向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 )的市場邁進。如果到Palm的網站拜訪一下,會發現結合了手機功能的 PDA 已經變成主力推銷的機種。 Palm所生產的智慧型手機,看起來比較不像手機,反而比較像是PDA 加上了天線和鍵盤。這個衝突其實一直都沒解決,因為PDA 需要較大的螢幕以便顯示資訊,而手機卻必須強調體積小巧便於攜帶。

其實很多人並不排斥隨身同時帶著PDA 與手機,因為用途不同。號稱整合了兩者功能的智慧型手機,光是在螢幕的大小上面就很難同時討好兩種使用者。 -由手機大廠製造的智慧型手機,為迎合手機使用習慣,螢幕普遍較小,結果造成在使用PDA 功能時十分不便。而由PDA 製造商生產的智慧型手機則相反,為了便於瀏覽導致體積稍大,結果成了笨重的手機。 任何人都知道手機最重要的不是功能,而是造型。如何讓使用者拿起智慧型手機接電話時,不會感覺自己拿起一塊磚頭,同時感覺到旁人異樣的眼光,是必須克服的問題。然而此點到目前為止無解。

有的人並不認為那樣的造型有什麼不好,他們在意的是如果手機與PDA 的功能可以結合,既能聽電話也能當PDA 使用,還可以透過無線網路上網,功能強大有何不好。 但使用智慧型手機絕大部分是有使用PDA 經驗的人。而「有使用PDA 經驗的人」在過去幾年間,人數的成長緩慢。那麼我們能期待智慧型手機的使用者會有多少?


參考資料[]

數位之牆 [ http://www.digitalwall.com]

維基百科[1]

第一次買PDA就上手

MONO玩物誌-PDA&掌上型電腦決定版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