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體研究室
Advertisement

好萊塢(Hollywood)[]

簡介[]

121


  • 好萊塢的地標,位於洛杉磯最高的山峰。建於1923年,原是地產廣告,全寫為 "Hollywoodland",其後於1945年時,重修標誌並將後面的 "Land" 拆除,成為目前 "Hollywood" ,現已成為好萊塢的標誌。
  • 其後有些小故事,在 1932 年,經濟大蕭條時,曾有一個年輕女演員,從 "H" 字母,跳下來自撒殺。在晚上時,可發現此標誌由於成千上萬個燈泡,而使它更加耀眼,原來是由住在 "L" 字母后的小房子主人所照顧。

好萊塢地區[]

DFD


  • 1853年,現在的好萊塢只有一棟房子。到1870年,這裡已成為一片興旺的農田。1886年,從房地產生意發財的富商哈維•亨德申•韋爾考克斯在這裡買下了0.6平方公里的土地。


  • 好萊塢這個名字來自英語的冬青(holly)。韋爾考克斯的夫人一次旅行時聽到她旁邊的一個人說她來自俄亥俄州的一個叫做好萊塢的地方,韋爾考克斯。她很喜歡這個名字,回到加州後就將她丈夫的農莊改稱為好萊塢了。


  • 韋爾考克斯計劃在這裡建造一座小城,1887年2月1日他在地區政府正式註冊此名。在他夫人的幫助下他鋪設了今天的好萊塢大街做為城市的主街,在這條大街和其它大街的兩旁種了胡椒樹並開始出售產權。他的夫人募資建了兩座教堂、一座學校和一座圖書館。為了使好萊塢名符其實,他們還進口了一些英國冬青,但這些植物在加州的氣候下沒有存活很久。


  • 到1900年,好萊塢已經有一間郵局、一張報紙、一座旅館和兩個市場,其居民數為500人。10萬人口的洛杉磯位於市東11公里處。在好萊塢和洛杉磯間有一條單軌的有軌電車,但這輛電車的運行不准時,每程時間為兩小時。


  • 1902年,今天著名的好萊塢酒店的第一部分開業。1903年,好萊塢成為一個鎮。當年下的兩個命令是:除藥店外其他商店禁酒以及不准在街上驅趕數量多於200的牛群。1904年,一條新的被稱為好萊塢大街的有軌電車開業,使好萊塢與洛杉磯間的往返時間大大縮短。1910年,好萊塢的居民投票決定加入洛杉磯。原因是這樣他們可以通過洛杉磯取得足夠的飲水和獲得排水設施。

美國好萊塢[]

星光大道[]

星光大道

  許多人夢想成為大明星的地方、追星族的天堂、同時也是襲捲全世界電影工業的製造地。


  來到這裡,即可感受到星光閃閃,在Hollywood Blvd. 路上印滿了由默片時代至今演藝名人的星形名牌,於1960年建成,共有2,500星形名牌,現時已有約2,100枚名花有主,每個月約有1至2枚被命名,當中包括著名影星、歌星、導演、作曲家、舞台演員等。


此外,星形名牌內有一個圓形圖案,標誌名人的所屬界別,如攝影機代表是影星或導演,而唱片則是歌星或作曲家


STAR

STAR1

黃金時代[]

在我們對於外國電影發展史進行深入研究的時候,自然而然的是依照美學觀念的差異和美學觀念的演變來

作為辨認和分析的依據。但是,值得注意的是,電影的發展同樣也是由重大的經濟發展來作為界定的。我

們現在將要探討的美國好萊塢「黃金時代」這一章,實際上,就是針對三、四十年代好萊塢所攝制的六、

七幹部的影片和所獲得的巨額利潤,並因此稱霸於世界影壇的事實而言的。儘管好萊塢這一時期有很多重

要的電影製作者,有一些令電影藝術家、電影理論家、評論家和電影觀眾所喜愛的成功的作品,但是,美

國電影卻沒有真正的美學流派。電影在美國發展成為一種工業化商業,一種娛樂的手段。同時,也作為一

種意識形態的經驗被體現出來。

明星制度[]

最早是由環球公司的老闆卡爾﹒萊默爾發明的,他在默片時曾發現一位名叫范蘭﹒梯的演員在死後卻有很

多的人前去為他送葬。此後,萊默爾便以高薪聘請演員,並讓他們改變過去使用藝名的作法,在影片上開

始用自己的真名。各公司發現其中的奧妙,即觀眾對某一明星的喜愛可以創造更高的票房價值,便相互挖

牆角,爭奪明星,明星的身價越來越高。明星制度也由此產生。影片的製作也開始一切圍繞著明星轉,編

劇為明星寫劇本;導演以類型化人物樹立明星。攝影、燈光服從和塑造明星;制片人以各種宣傳手段捧紅

明星、制造明星。最終,觀眾到影院為的是去看明星。在明星的周圍形成了一個固定的影迷群,明星決定

了影片的價值,決定了票房價值。然而,對於明星本身類型則意味著藝術的僵化,在好萊塢只有極少數的

才華橫溢的大明星才能夠沖破類型模式,使自己的才能得以發揮。

好萊塢製片與獨立製片[]

  • “好萊塢電影” 廣義上講通常泛指所有美國製片的電影。詳細分解的話,“好萊塢電影” 是針對 “獨立製片” 的電影而言的。


  • 好萊塢有八大電影製作公司,是美國的 “主流電影製片廠”(Major Studio)。

至於這八大,到底是哪 8 個,衆説紛紜。 因爲商業圈浮沉起伏,互相兼併廝殺,加上異軍突起是家常便飯,一直就是 “皇帝輪流作” 的局面。但其中聲望最高的有:


  • 索尼(包括哥倫比亞和三星)—— Sony(Columbia & Tristar)
  • 迪士尼 —— Disney
  • 派拉蒙 —— Paramount
  • 20世紀福克斯 —— 20th Century Fox
  • 米高梅 —— Metro-Goldwyn-Mayer,MGM
  • 環球 —— Universal
  • 聯美 —— United Artists
  • 華納(包括新線)—— Warner Brothers(New Line)
  • 夢工廠 —— DreamWorks


  • 曾經叱詫風雲、名列八大的雷電華影業公司(Radio-Keith-Orpheum)早已消亡,被近 10 年剛剛崛起的夢工廠所取代。


  • 而相對的,這些主流片廠之外的電影製作公司都叫做 “獨立製片” (Independent)。按公司規模大小和出片量等因素來區分,獨立製片分為三級。由大到小分別為 “迷你主流片廠”(Mini Major)“標準獨立製片”(Classic Independent)“微型獨立製片”(Micro Independent)


  • 嚴格來講,這些獨立製片商都不是好萊塢商會的成員,所以他們製片的電影都不能算是 “好萊塢影片”。但是,他們的影片還是會被稱作 “好萊塢影片”。原因有以下幾點:


1,他們出產的許多影片都會在全國主流市場發行,無論從質量、票房、人氣度和藝術價值上來講都足以與主流製片抗衡,在奧斯卡獎項上也是碩果累累,完全讓人無法以他們的規模和製作成本來界定影片的出處。比如剛剛獲得奧斯卡最佳影片的《Crash》,網羅了 Sandra Bullock 等衆多的好萊塢一線明星,製作成本卻只有 650 萬美元,甚至遠遠低於很多無名的獨立電影製作公司的產品。


2,很多獨立製片的公司由於規模和資金的限制,在發行、甚至從一開始的製作上便尋求主流片廠的人力財力上的支持。在影片發行的時候,自然會同時挂上主流片廠的大名。比如前年一對年輕夫婦花了區區 10 萬美金拍了一部《顫慄汪洋(Open Water)》,創下數千萬的票房佳績。照理來説他們是如假包換的獨立製作,可是影片的發行公司卻是 LGF——Lions Gate Film。所以,它也搖身一變成了好萊塢影片。


3,在很多獨立製片的公司名聲大噪之後,或是在一定的時機下,主流片廠會將他們收購、兼併,納入自己的麾下。名不見經傳的小型、新興的獨立片廠也大多把在好萊塢擁有一席之地作爲終極目標。比如米拉麥斯(MiraMax)被迪斯尼收購,新線(New Line)被華納合併,等等。


因此,現在單單以片廠的名字,是完全無法辨別 “好萊塢影片” 和 “獨立製片”的。目前唯一可以區分這兩種影片的標準,除了注意看它的製片廠商名字之外,就是看它是否在全國各大院線公開上映。主流影片絕對不會放過任何撈錢的機會,而獨立製片的小作品因爲資金和發行渠道的關係,往往只在地方小影院反映給及少數人看,然後直接出版錄影帶和 DVD,不作全國公映。


綜上述所說,好萊塢,完全已經成爲美國電影工業的代名詞,凡是在好萊塢產業旗下有名的公司製作的電影,一概統稱 “好萊塢電影”

参考連結[]

  • 好萊塢娛樂新聞[1]
  • 幟天使書城[2]

參考書目[]

K2086

好萊塢類型電影 Hollywood Genres Thomas Schatz 著 / 李亞梅 譯 初版:88/12/01 . 出版:遠流出版

參考圖片[]

http://www.ce.cn/ent/mx/omxmyw/200601/05/t20060105_5736963.shtml http://enjoy.eastday.com/eastday/enjoy/xw/yyxw/userobject1ai23471.html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