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體研究室
Advertisement

台灣電影的開始:日治時期

  電影流傳到台灣,從文獻上記載是1901年,有位日本人叫高松豐次郎,在今天的西門町廣場(在當時,是「台灣日日新報」前的廣場)做了第一次放映。放了一些有關日本人的新聞紀錄片,可以稱作新聞宣傳片。

  高松豐次郎和當時台灣總督的行政長官後藤新平是同學,高松豐次郎是讀法律的,他年輕的時候,曾經在工廠裡工作,當時手臂受傷,由於沒有相當的法令保障,導致他受到傷害後,沒有獲得賠償,因此,他立志到學校學習法律,希望將來在勞工制度上立法。後來在讀法律的時候,與後藤新平成為同學,畢業以後,為一些勞工做辯護律師,同時,參加一些勞工運動、社會運動等等。這時候開始,也用他的攝影,拍攝一些紀錄影片,所以後藤新平到台灣來之後,也就邀請他到台灣來發展他的所長,並協助後藤新平──台灣總督府,做一些教化民眾的一些事業。

  1901年他到了台灣,在今天的西門町廣場做了第一次的放映,放映一些宣傳影片。大約在1904年或1905年,他也在台灣拍攝了一些有關台灣風土民情的紀錄影片;據記載,也拍了一、兩萬呎,拍了不少的一些紀錄影片,拍這些紀錄影片的目的是讓台灣總督府,拿回到日本國內,在帝國的議會裡審查預算的時候放映,以解說台灣總督府治理台灣的一些情況,是用來爭取預算的。所以,1904或1905年拍攝了許多有關台灣的一些紀錄影片。

  高松豐次郎拍攝的內容,舉例來說:這些片子,內容包括:片名──<台灣風俗真奇妙>、<生番被鐵絲網絆住>、<防番義勇線前進之困難>、<討伐生番>及<台灣風俗抓龍王>等。這都是很具體而傳神的一些片名,也讓我們了解當初日本人在台灣拍攝的紀錄影片內容。最初電影是由日本人帶到台灣來的;一方面是播映日本的一些紀錄影片,另一方面是拍攝台灣的一些紀錄影片。直到1922年,台灣開始拍攝劇情影片,第一部的劇情影片,也是由日本人出資,由日本人田中欽之,到台灣來拍攝《佛陀的眼睛》,這部片子田中欽之只用到了台灣的場景。

  1924年,台灣本地的人開始電影的拍攝。有一位李松豐先生,當時在「台灣日日新報」服務;因此,由「台灣日日新報」出資,李松豐導演,一部叫做《誰知過》,這是本地人拍攝電影之始。之後,1931年,就有日本人千葉泰樹先生,拍攝了《義人吳鳳》;1936年「台灣有聲電影研究所」第一次拍了有聲電影《嗚呼芝山岩》。基本上,電影主要的活動仍然由日本人來主導。也就是說,引用日本的工作人員、日本資金,在台灣拍攝,充其量只是在輔助性的工作上運用台灣人,其他大部分仍是以日本人為主;所以,殖民地的性質,在此充分表露無遺。 

  1924年後,台北的放映業者由日本請來一流的辯士(電影說明者),電影放映業愈加彭勃起來。

  1935年10月,日本領台40年舉行台灣博覽會。



台語電影

  1955年,麥寮拱樂社歌仔戲團團主陳澄三與何基明導演合作,拍攝該團的拿手戲《薛平貴與王寶釧》,成為二戰後第一部台語片,一直到1981年最後一部台語片《陳三五娘》為止,歷經了二十多年的台語電影時代。



愛國政宣電影

  1970年代中期之後,開始了一段台灣電影的愛國政宣片時期,如《英烈千秋》、《大摩天嶺》、《戰地英豪》、《女兵日記》、《八百壯士》、《梅花》、《筧橋英烈傳》、《望春風》、《香火》、《黃埔軍魂》、《成功嶺上》、《源》、《皇天后土》、《假如我是真的》、《辛亥雙十》、《血戰大二膽》等。



解嚴時期

  台灣在80年代中葉起,隨著社會經濟泡沫及言論自由的達成,讓導演為主導的台灣電影,將電影觸角伸向過去禁忌題材,並回顧與探討台灣近現代社會、歷史與個人記憶。這階段代表作有《刀瘟》、《香蕉天堂》、《童黨萬歲》、《牿嶺街少年殺人事件》等。其中最震撼台灣的莫過於侯孝賢的《悲情城市》。這部片以一九份世家各成員經歷台灣光復、二二八事件、及台灣光復初期的歷程,具體而微地反映台灣人的歷史經驗,不但票房叫座,也在威尼斯影展榮獲金獅獎,使侯孝賢成為國際矚目的知名導演。之後幾年,台灣電影於世界各地大小影展獲得不少得獎紀錄,這使得主管電影業務的新聞局自1990年開始,透過電影輔導金來支持藝術電影的製作。



台灣新電影運動的發端

  1979年以後大陸的統戰政策和台灣民眾反對美麗島事件的聲音持續不斷,台灣社會逐步走向一種軟性權威的時代。台灣電影政策也開始出現鬆動的局面,但是這種鬆動卻帶來了台灣電影作品的進一步墮落,所謂「國片死亡」,圖景已經寫入台灣工業史的記憶之中。而與此同時,香港的新浪潮的出現無疑給台灣的電影企業和當時默默無聞的一群年輕電影人一種希望的曙光。

  1982年台灣中影出品的集錦式的電影《光陰的故事》,由陶德辰、楊德昌、柯一正、張毅分別執導其中的一個故事。這種同時推出多個新人的決策應該是拉開了台灣新電影的序幕。台灣電影史的一片燦爛就此孕育而出。

  1983年4月台灣中影開始拍了《兒子的大玩偶》,由侯孝賢、曾壯祥、萬仁執導,影片在市場和輿論上一舉擊敗了當時臺影投拍的《大輪迴》,後一部作品的導演是當時台灣電影界最重要的三人:胡金銓、李行、白景瑞。《兒子的大玩偶》的超過預期的成功使台灣電影的航船正式起錨。

  1989年侯孝賢的《悲情城市》獲得威尼斯電影節金獎,一方面使台灣電影正式走向國際一流舞臺,更為深遠的意義是關於"二二八事件"的表達構成了對台灣社會的一次極大的情緒刺激。

  1980年代的台灣新電影運動,代表一種新的電影類型的出現。

    1970年代末-1980年代初,台灣的主流電影類型,可分為以下4種:

◎愛情文藝片(三廳電影)
愛情文藝片又稱為三廳電影,因為電影中的場景總是在餐廳、客廳、咖啡廳等地切換,三廳電影是當時台灣最具號召力的電影類型。如:1973年改編自瓊瑤小說的「心有千千結」即為一例。(導演:李行 /演員:甄珍∕秦祥林)
◎愛國電影(含軍教片)
這類型電影的出現自有其身後的歷史因素,也反映了當時的國情與一般社會大眾的心態,加上政府的鼓吹,曾風行一時。如:「黃埔軍魂」、「八百壯士」、「成功嶺上」等等。
◎古裝片
◎黑色電影(Film Noir)
關於台灣曾出現過的黑色電影,侯季然導演的紀錄片「台灣黑電影」中,收錄了目前還找得到的台灣黑色電影,但因沒有特別保存的緣故,絕大多數都已佚失。如:「女王蜂的復仇」、「上海社會檔案」。

 實際上,黑色電影的英文為Film Noir,並非「台灣黑電影」的Black Movie。


 台灣的新電影在1982-1986年的五年間作為一個整體貢獻出了52部電影。


世紀末,台灣電影最後的讚美和喟嘆

◎1995年,台影慶祝成立五十年,四年後,台影結束營業。同年,台南藝術學院著手規劃電影所,焦雄屏成立台北電影中心推廣國片,侯孝賢完成「好男好女」。

◎1996年,李安「理性與感性」獲金球獎;侯孝賢「再見南國、再見」、王童「紅柿子」、蔡明亮「河流」、吳念真「太平天國」、易智言「寂寞芳心俱樂部」、林正盛「美麗在唱歌」、王小棣「我的神經病」、張作驥「忠仔」等影片或開鏡、或殺青。而資深導演李翰祥病逝北京,國片的華麗時代結束。

◎1997年,徐立功成立縱橫國際公司,籌拍電影與電視;焦雄屏為中視籌製電影紀錄片。人類學者胡台麗完成「穿過婆家村」,首創紀錄片在商業戲院售票放映之紀錄,成績斐然。同年,資深導演胡金銓、白景瑞相繼病逝。

◎一九九八年,台北華納威秀影城開業,台灣電影映演與觀影娛樂模式走向全球化時代;而同時,頗具歷史的寶宮戲院悄然停業。年底,「台灣電影創作聯盟」成立,勞動者走向團結的道路。

◎1999年,兩國論震碎兩岸三地電影合流的夢,兩岸電影再次分道揚鑣。同時,侯孝賢「海上花」在巴黎大放異彩,張作驥「黑暗之光」勇奪東京影展大獎。布袋戲電影「聖石傳說」炫麗全台,台灣電影向多元的新媒介時代挺進。而同時,象徵當年台灣電影起步的「養鴨公主」唐寶雲悄悄離世。



資料來源

http://vc.cs.nthu.edu.tw/~jhchang/store-room/teach/movie1.htm
http://big5.chinataiwan.org/web/webportal/W5269871/Usmartyang/A490760.html
台灣電影閱覽 李泳泉著
台灣電影百年史話 黃仁/王唯著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