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體研究室
註冊
Advertisement

hhhhh* (含全球IPTV產業)

一、 何謂IPTV[]

IPTV(Internet Protocol Television)的定義,簡單的說,就是只要透過網際網路所傳遞的視訊資料就稱為IPTV。若要詳細一點的定義,則可以說:「業者利用寬頻網路,以MPEG-2等壓縮格式的影音串流,提供在電視上使用的互動式多媒體服務,而終端設備可以是電腦、電視、手機、資訊家電、PDA等,普通電視則需透過數位機上盒接收訊號。
對於IP
因此監視系統、視訊會議,或者是任何強調即時性、以通訊為前提、不需太多頻寬視訊壓縮、或是強調高畫質、高解析度的電影或影片內容、只要是透過網際網路通訊所傳輸的,都可以被稱為IPTV。
目前最早的IPTV服務是在1999年由英國Video Networks公司在全球第一個推出。而IPTV服務模式則包含免付費頻道、基本頻道、與收費頻道三種。免付費頻道是用戶只要購買IP STB即可收看節目,基本頻道是用戶每月繳固定月租費就能收看,付費頻道包含特定頻道過節目,用戶需另外計費。

二、 IPTV服務之網路架構[]

IPTV的網路架構主要有四大部分,分別是頭端設備(Headend)、寬頻接取設備(DSLAM)、中介設備(Middleware)、以及用戶端接取設備(IP STB)所構成,下圖為IPTV網路架構圖:

圖1 IPTV服務系統架構

架構圖

(一) 頭端設備(Headend)

頭端設備主要將從地面廣播、跨國衛星以及內容提供者所提供的影像、聲音內容,進行格式化(Format)、編碼(Encoding)及多工傳輸(Multiplexing)。頭端設備通常放在全國性的電信機房,有時為了因應地區性節目需求,各地機房會放置小型Video Server,進行地區性節目的編碼及解碼。
目前IPTV頭端設備供應商主要是從Cable、Satellite及Digital Terrstrial設備轉入IPTV領域,供應商像是Harmonic、Tut System、Tandberg、Motorola及Optibase都有豐富的頭端設備整合經驗。

(二) 寬頻接取設備(DSLAM)

目前DSLAM設備有兩種架構,ATM DSLAM以及IP DSLAM。雖然ATM架構是目前普遍使用的DSLAM架構,但由於ATM架構的傳輸量以及Qos(Quality of services)較弱,若要加強這些管理則需要花上很多成本。且,ATM的優勢本來就在於處理Mulit-Port接取,當頻寬需求不大時,ATM便可以利用覆蓋範圍廣的優勢,滿足使用者需求。不過,IPTV服務通常需要大量頻寬,ATM就相對的失去優勢。
因此,另一種DSLAM架構以封包傳輸為基礎的IP DSLAM架構,可以增加Video訊號傳輸效能。為了彌補覆蓋率不足的問題,通常會在局端設置mini-DSLAM,延伸DSLAM的範圍。未來,IP DSLAM將慢慢成為主要應用設備。

(三) 中介設備(Middleware)

Middleware主要的功能是讓服務提供者能進行end-to-end的管理。提供Middleware的業者分為兩類:一為品牌網通設備商,如Alcatel、Siemens、UTStarcom等。二為專業的Middleware供應商,如Microsoft、OCRA、Myrio等。
目前大部分IPTV服務業者大多採用專業Middleware供應商的Middleware進行服務管理。不過也有越來越多品牌網通設備商與專業Middleware供應商進行策略聯盟合作,如Alcatel與Microsoft,目的是為了加速電信業者IPTV平台之開發。

(四) 用戶端接取設備(IP STB)

IP STB設備是裝在用戶端,連接電視轉換訊號使用。IP STB主要有兩個功能—Processor與Decoder。Processor是處理互動點選與人機介面等功能,而Decoder則主要負責解壓縮解碼功能,將乙太網路傳來的IP封包轉換成一般Video訊號。或是將數為訊號轉換成類比訊號。
未來,IP STB產品發展將常向整合語音、儲存與多頻道發展,在語音方面,整合VoIP功能,或是影像電話。儲存方面則是整合硬碟變成儲存媒體,在多頻道方面,將整合高壓縮比例之影像格式或是高解析度HDTV。

三、 IPTV傳輸技術[]

IPTV傳輸方式與有線電視有非常大的差異,有線電視是將所有的頻道於同一時間內,由頭端設備透過纜線或光纖所能容納的高頻寬通路,一起傳送到所有承接纜線的客戶端。而IPTV在同一時間只能傳送由收視端所點選的單一頻道。不過IPTV這樣傳輸方式的好處是可以節省頻寬、提供的頻道總數不受限於硬體設備的頻寬容量、只要伺服器與收視端之間的頻寬高於單一頻道所需,就可以收視,也就是說每單一頻道的頻寬不受約束、再來就是沒有區域限制,可跨國傳輸。
不過,這樣的優點卻也產生了缺點,此缺點為使用端在頻道切換選擇時會產生時間差。有線電視將全部訊號送到客戶端在客戶在頻道間切換選擇的速度,一定快過電許後再傳送訊號的速度。且IPTV網路傳輸資料是以封包傳輸,封包的路徑不一定相同,因此也會影響到接收端收到先後次序不同。而這樣的缺點在現場直播的節目中暴露的最為明顯。

一般來說,IPTV的傳輸技術分為兩種:

(一) 多點傳輸技術(Multicast)

1. 多點傳輸

多點傳輸是藉由網路通訊協定中的Class D的IP所負責的,即IP位址由224.0.0.0到239.255.255.255之間所有的IP都是Class D,此部分也是IP中作為廣播用途的類別。此種傳輸技術是Class D先傳送串流資料到媒體伺服器,而伺服器再透過網路將此串流資料的副本傳送並複製多點傳播的路由器(Router)上,當用戶端需要資料時,只要透過Class D的IP就可以直接擷取資料,不需要與伺服器連線,減輕伺服器負擔。不過此種傳輸方式由於沒有與伺服器連線,因此用戶端與業者間無法做到互動。且如果用戶端數量突然增加時,會造成整個網路癱瘓。因此大部分ISP廠商基於設備、收費安全因素,大多不願提供這項服務。

2. 單點傳播

單點傳播是所謂的點對點傳播(Point-to-Point),當接收端每次新增一位連線使用者,就必須確實地與伺服器連線。不同的使用者於不同時間要求相同或不同的內容,都須藉由媒體伺服器或其共同合作的伺服器於其記憶體中個別讀取,因此這些伺服器的吞吐能力也會影響到實際接收的人數。單點傳播可以被視為以服務為訴求的IPTV架構,其單一服務人數的成本最高,最大同時服務的人數也有上限,但其能夠提供個人化的VOD服務,是目前IPTV發展的重要訴求所在。

(二) 對等傳輸(Peer-to-peer)

Peer-to-peer傳輸的特點是它打破了一般網路傳輸的主從式架構(Client/Server)的點對點傳輸模式。此種傳輸模式是指,頻寬與資訊的消費者,也同時是頻寬與資訊的提供者。此種傳輸方式的好處在於,以分散的方式解決網路上的瓶頸、集中運用所增加的效能。也就是說,對等傳輸上線的使用者越多,其頻寬與效能就越強,與點對點傳輸上線人數越多,伺服器頻寬與效能越低的情況,差別相當大。
雖然目前對等傳輸已經成功運用於語音與聲音的傳輸,但,大部分的使用者,通常只關心自己有興趣的下載部分,對於是否能對等上傳資訊,還有帶商榷。除此之外,對等傳輸容易中毒、使硬碟受損的問題,也相對影響了大眾上傳資訊的意願。

四、 IPTV服務產業價值鏈[]

IPTV服務產業價值鏈,可分為五大價值活動。

(一) 內容提供者(Content Provider)

此指製作電影節目、電視頻道、音樂、遊戲以及各種互動性應用的業者。例如:迪士尼、ESPN。還有各種互動遊戲、股票投資、遠距醫療與保健監控等應用服務提供者。

(二) 內容整合業者(Content Aggregator)

此業者負責將不同內容提供者,進行頻道與節目播放權的簽約、協商與管理,如日本的Jupiter Programming公司。

(三) IPTV服務業者(IPTV Service Provider)

業者必須建立整合標轉介面的IPTV平台,進行服務認證、廣告插入、計費、內容壓縮與儲存、網路傳輸與監控管力、DRM管理等。

(四) 寬頻網路提供商(Broadband Network Provider)

此指提供實體寬頻網路連接的業者,目前大多由電信業者擔負寬頻網路的供應商。

(五) IPTV訂戶

用戶家中需有寬頻接取數據機、路由器與IP STB等設備,才能同時使用IPTV、Internet及VoIP三網合一服務。
儘管上述價值活動被細分,不過IPTV業者本身可能身兼多種價值角色,例如電信業者可自行建立IPTV平台,再自行進行內容整合與管理,以提大利潤的範圍。
一般來說,若要透過IPTV服務來細分各價值活動的利潤狀況,則可知道,50%左右的毛利是屬於內容服務者,15%毛利由內容整合者吸收,35%的毛利屬於IPTV平台以及寬頻接取的電信業者,如圖2所示。

產業價值鏈

五、 IPTV服務業者的類別[]

目前主導IPTV服務的業者,有內容業者、ISP業者及電信業者三類,其經營方式也因本身所擁有的資源不同而有所差異。

(一) 內容提供業者

內容提供者為IPTV服務的產品提供者,在IPTV服務中可獲得很高利潤。但由於許多內容業者沒有全國與地區寬頻網路,因此在最後一哩(last mile)上必須與電信業者合作,才能將服務分送至用戶家中。截至2005年,由內容業者主導IPTV服務的有Movoelink、CinemaNow。中國地區僅有上海文廣旗下的上海電視台獲得IPTV營業執照。而我國的年代多媒體也已經推出IPTV服務,名為IMTV。

(二) ISP業者

ISP也沒有最後一哩線路,藉由與電線業者租賃線路,雖然可以省下設備投資,但必須支付線路介接費用。ISP可自行經營兩部分,一為可自行提供IPTV服務平台,二為ISP業者可自行提供頭端與用戶端設備,再透過Middleware使用戶端(IP STB)得以連上頭端服務。目前以ISP業者主導IPTV服務的有法國的Free以及台灣的Seednet等。

(三) 電信業者

電信業者擁有寬頻網路以及用戶端最後一哩優勢,可以完全自行經營的部分很廣,因此,以電信業者來主導IPTV服務的比例是最大的。而電信業者有時也會自行扮演內容整合者的角色,甚或是自行製作節目。而目前以電信業者主導IPTV的有美國Verizon、法國電信、以及我國的中華電信MOD等等。

六、 全球IPTV產業發展概況[]

就全球來看,最早啟動IPTV服務的是DSL普及率高的東亞及西歐電信業者,美國電信業者啟動時間雖然較晚,但投入的資金與技術最龐大。在這部分,將全球分成北美地區、西歐地區、亞洲地區三大區域來探討IPTV產業。

(一) 北美IPTV產業發展現況

目前北美主要的IPTV服務業者有美國的SBC、Verizon以及加拿大SaskTel等公司,以下將以Verizon為例看此家公司IPTV發展狀況。


1. 以Verizon為例


Verizon為美國前兩大電信公司,在2005年時推出IPTV服務Verizon FiOS TV。目前該公司已投資8億元建設光纖到駐地(FTTP)網路,範圍包括其提供電話業務的29州中的半數。現在,Verizon在全美最先進的數位全光纖網路上提供FiOS服務。
Verizon在網路設備方面以及Middleware是與Motorola合作,由Motorola提供局端、用戶端設備以及中介軟體;在內容方面,Verizon身兼內容整合者,直接與媒體集團簽約節目與頻道。2004年12月時,Verizon與Discovery合作,Discovery提供旗下13個頻道以及一個VOD頻道給Verizon FiOS TV。在2005年2月時又與美國大型數位內容公司TVN Entertainment合作,與其簽訂VOD節目的契約,包含院線片、歷史電影資料庫、獨立製片電影以及家庭兒童節目。今年(2007),又與SIVOO, Inc.達成提供國際電影的協議,FiOS TV增加華語電影選項,給予華語訂戶更多華語電影的選擇。客戶可以3.99美元隨選一部電影,並在二十四小時內任意觀賞。


2. 北美IPTV產業環境分析


111


(二) 西歐IPTV產業發展現況

西歐地區國家算是比較早發展IPTV的,競爭非常激烈。根據美國權威研究調查機構加特那公司報導指出,IPTV在未來3年將成為西歐發展最快的新興媒體之一,而法國將是歐洲IPTV的最大市場。目前(2007)年,歐洲IPTV用戶已達65.8萬,今年以來已增加66%,其中,法國三大網路運營商法國電信、Free電信和Neuf電信共計發展了28.1萬IPTV用戶,使得法國一躍成為歐洲最大的IPTV市場。 義大利和西班牙兩大市場則分別獲得了19萬和5.8萬用戶。而調查機構預測今年歐洲IPTV用戶數將比去年增長200%;到2009年時,用戶數將增加到870萬。下面就介紹法國三大電信Free Telecom、法國電信、Neuf Telecom的IPTV產業營運情形。



1. Free Telecom

Free Telecom為ISP業者,其所推出的FreeBox TV是法國最先推出Triple play服務的IPTV,也是目前法國用戶數最多的(13萬)。其最早的策略是免費提供用戶整合DSL Modem的IP STB,用戶月戶30歐元就可享有收視39個頻道以及電話、網路服務。因此使得Free Telecom在IPTV開展之初便能擁有一定用戶量。
在內容方面,Free也與ESPN、CNN、MTV等內容業者合作,就目前網站資料顯示,FreeBox擁有200以上頻道、30個廣播頻道及VOD,另外也有VoIP和網路服務。


2. 法國電信

法國電信繼Free之後於2003推出IPTV服務MaLigne TV。其IPTV網路平台設備方面,頭端設備採用Thomson編碼設備,DSLAM則用Alcatel,Middleware由Thales提供,用戶端設備由Sagem提供。至於在內容方面,則與衛星電視業者TPS與Canal+合作,提供及時頻道和VOD服務,法國電信VOD不僅提供電影,還提供來自TF1、法國電視台等一系列的節目,同時也與華納Bros、Paramount等音樂公司簽約,滿足觀眾需求。
法國電信與其他IPTV營運商在電視廣播營運模式上有所不同,有兩種經營模式,一種是直接面對法國電信傳統電信用戶,若用戶要使用IPTV服務,可透過特殊ADSL數據機直接進入法國電信寬頻網路,並租用STB取得服務;另一種是透過法國電信的電視業五合作伙伴發展用戶,也就是說法國電信提供一平台,讓合作伙伴得以自行開發、管理與經營各種互動電視業務。在VOD業務部分,則就採取統一管理模式。
而法國電信也依循FreeBox模式,提供免費IPSTB給用戶,但是必須預付75歐元的STB保證金且要保證使用一年。至於收費模式,法國電信則採用11-49歐元不等的收費標準,用戶可依喜好,選擇不同速度ADSL寬頻以及選擇20-上百個節目。


3. Neuf Telecom


Neuf Telecom為法國第三大IPTV服務公司,2004年推出服務,名為Neuf Telecom Canal+,目前約有四萬用戶。在網路設備方面,採用Cisco的路由設備,Alcatel的DSLAM及Middleware。而內容方面Neuf Telecom也是與TPS及Canal+合作。


4. 西歐地區產業環境分析

1234


(三) 亞洲IPTV產業發展現況


ITIS計畫工研院IEK電子組分析師指出,2006年全球IPTV用戶數為480萬,預估至2008年全球IPTV用戶規模將達到1907萬戶。其中,亞太地區因寬頻環境成熟,寬頻普及率高,使得亞太地區IPTV用戶規模相對較北美及歐洲為高,成為全球IPTV用戶規模發展最快速的地區,顯示亞太地區已成為IPTV產業重要之目標市場。
2006年亞太地區總IPTV用戶規模為276萬,預估2008年亞太地區IPTV用戶規模將達到1081萬戶,主要成長來自於中國大陸。預估至2011年,亞太地區IPTV用戶規模將達3899萬,主要成長動力來自於中國大陸和印度等國家。
中國大陸和印度兩國家主要成長因素仍在於,近年來寬頻普及率快速成長,寬頻基礎建設日趨完善,間接帶動IPTV之成長。另一方面,政府政策的大力推動,使得數位內容播送有時間表的實施,讓以傳送數位內容為主的IPTV應用,在該地區將更有發展空間。
而以下將以香港盈科電訊(PCCW)以及中國來看亞洲IPTV發展情況。


1. 香港盈科電訊(PCCW)


香港盈科電訊提供的NOW寬頻電視是目前全球IPTV用戶數最多的IPTV業者,目前用戶數已超過87萬戶,成為全球最大的IPTV市場。NOW寬頻電視在2003年9月開始提供服務,最初是向其「網上行」寬頻網絡客戶提供免費一個月試看電視節目,當免費期過後,電盈就以優惠價格讓這批用戶正式訂購電視頻道。
NOW寬頻電視的網路架構部分則是使用Tandberg的MPEG-4的壓縮解決方案,另外Juniper Network(瞻博網路)也與NOW寬頻電視完成Juniper E系列的寬頻路由器及SDX服務建置系統安裝,以支援隨選視訊服務。
目前NOW寬頻電視擁有136個頻道(當中包括15個純音樂頻道,6個自選影像服務頻道,和20個無線收費電視頻道),並採取獨有的逐台收費模式,除免費頻道外,其他頻道都是逐台收費,每個頻道月費幾元至幾十元港幣不等,讓觀眾自由選擇或更新自己所喜愛的頻道,訂購全部頻道月費四百八十八港元。
NOW寬頻電視發展成功的原因,一是將IPTV產業與網路業務形成產業鏈;二是電訊盈科具有營運衛星電視背景,本身就不受節目內容制約;三是NOW寬頻電視擁有強大多層網絡保安架構,可完全杜絕翻版複製,吸引三十多家著名電視節目供應商爭相向NOW提供高素質的節目,這為NOW的成功奠下穩固的基礎。除此之外,香港對於IPTV產業管制的鬆綁也是電盈得以發展成功的重要因素之一,香港現行的廣播和電訊管理體制相互融合,並沒有專門的 IPTV 管理政策,當局只把 IPTV 業務作為收費電視業務進行監管,有助 IPTV 的發展,且香港 IPTV 採取分開的管制架構,一是傳送通道的管制,二是節目內容的管制。前者遵循「電訊條例」申請相關的傳送者牌照,後者根據「廣播條例」申請牌照,牌照數量沒有預先設定限制,申請程序非常簡便。


2. 中國


中國地區在亞洲是較晚推動IPTV的國家,但他的市場卻是相當龐大,不容忽視。過去的中國政府對IPTV的政策其實是嚴禁的,因此一直到2005年,才進行IPTV的發照。2003年9月,上海文廣傳媒集團-東方寬頻在上海推出網路電視-IPTV服務,首開中國境內以內容業者主導的的IPTV業務;2005年5月上海文廣旗下的上海電視台-SMG,順利接獲中國廣電總局頒佈的IPTV牌照,可以合法開辦以電視、手機為接收終端的視聽節目傳播服務,成為中國第一家獲得IPTV牌照的業者。根據廣電總局的規定,上海電視台可在新的IPTV平台上播放自己開辦的廣播電視頻道及VOD節目,也可以將其他機構所播放的節目整合後在自己的平台上播出;為此,上海文廣投資成立了兩家公司專門負責市場推廣及營運。
另外文廣傳媒也於2005年7月與上海貝爾阿爾卡特於上海成立IPTV聯合實驗室,上海貝爾阿爾卡特將把文廣傳媒的內容及頭端設備與上海貝爾阿爾卡特端到端的IPTV業務傳送平台相整合,創建完整的網路環境,開發及驗證各種IPTV業務,共同促進IPTV在中國的商用發展。
至於另一家積極發展IPTV業務的廣電業者-中央電視台,則分別在2004年的5月、8月及9月在北京、上海及江蘇地區推出「央視網路電視iCCTV」,目標是達成60萬用戶;2005年5月央視網路電視更在雲南、新疆、河北、河南和黑龍江五省全線開通IPTV業務,至此,央視網路電視的服務區域已涵蓋了經濟發達及偏遠地區。
上面所說的都是以內容業者主導的IPTV服務,當然中國境內的電信業者如中國網通以及ISP業者也都積極想要進入這塊IPTV的市場當中。根據In-Stat的預測,北京2008奧運將是IPTV在中國大大發展的驅動因素,因為屆時全世界會有很多人透過網路來看奧運會的盛況。


3. 亞洲IPTV產業發展現況


1000

七、 台灣IPTV產業發展概況[]

目前台灣有參與IPTV服務的業者主要有中華電信MOD(電信業者)、年代的IMTV(內容業者)、以及Seednet(ISP業者)。下面將對MOD以及I’m tv做介紹。


(一) 中華電信MOD


中華電信MOD於2004年3月正式開播,服務內容為電視頻道以及VOD。國家通訊傳播委員會(NCC)於2007年5月與中華電信多媒體隨選視訊服務系統(MOD),正式簽定行政契約,宣告MOD取得合法身分轉型為開放性平台,並需繳回有線電視系統業者執照。在MOD平台的網路設備上,頭端設備由Optibase提供,DSLAM採用Alcatel,Middleware由ORCA提供,至於IP STB的部分則採用華藝連網、宏碁、以及華碩。
截至目前為止,MOD已經提供超過30個頻道,並累積超過30萬收視戶。至於VOD部分,則提供e-Learning教學課程、及時生活資訊、股市理財、旅遊、購物、強檔電影等多元數為內容,消費者可依據個人喜好,使用快轉、倒帶、暫停功能,自由掌控收視內容。
在MOD收視費用部分,則依照客戶不同收視選擇而有不同收費方式。如下表。


表1 MOD收費項目表

222MOD

目前中華電信除了提供MOD服務外,還提供電腦用戶所使用的IPTV稱做Hinet影視(hiChannel),hiChannel是HiNet中華電信數據通信分公司架構的網路多媒體平台,放置許多ICP製作的節目,超過200個頻道及數萬部節目,用戶可不限時段上網觀賞。內容者要包括「VOD」與直播頻道。hiChannel最主要的目標是要建立華人世界最豐富的影音多媒體資料中心,hiChannel與電視不同點在於,用戶可隨時上網觀看,並且在收看期限內無線次觀看付費過之節目,另外,hiChannel也與影音供應商不定期舉辦特殊活動或贈獎活動,給予用戶好禮。
而華電董事長賀陳旦也於今年五月與微軟合作,雙方將就數位生活,兩岸中小企業服務,新一代作業系統及軟體(New Generation Operation System and Software),減少數位落差公益活動進行合作,希望藉由微軟的平台及技術,進軍兩岸三地的市場。


(二) 年代數位媒體I’m tv

由年代數位媒體投入新台幣四億並歷經數年研發成功的「I’m雙向影音及時互動平台」是台灣第一個整合電信、網路、電視,三網合一的跨媒體資訊整合系統,使用者並可隨時透過手機、WiFi、3G與網路等管道進行操作。I’m tv可幫助企業改進對內與對外的溝通,提供模組化的Mobile Office來加強內部作業與管理,例如透過「I’m Meeting」隨時召開遠距影音會議,改善工作效率;利用「I’m Learning」向員工提供教育訓練,提升企業競爭力。
I’m雙向影音及時互動平台為企業提供全新通路,讓企業擁有專屬頻道,除了可提供單純的影音廣告外,也可以在專屬頻道中以互動形式舉辦行銷活動、加強客戶關係管理,或是建立企業線上影音資料庫、面試新員工等等。目前一些企業包括台新銀、第一銀都採用「行動辦公室」來改進企業內部作業流程。
I’m雙向影音及時互動平台也可建立個人專屬電視台,錄製I’m Vlog與他人分享。目前I’m tv提供三個基本頻道、VOD、Vlog、購物、線上互動學習等,目前I’m tv的服務都是免費的,未來將逐漸嘗試以付費方式提供服務。
由於I’m tv是以內容業者角度身份進行IPTV服務,因此目前發展最重要的反而不是內容,而是建立一個平台,提供差異化服務。目前年代所能提供的資源為年代相關節目內容,但I’m tv未來的方向是希望能逐漸「去年代化」,廣納各家頻道業者的內容,提供顧客更多元的服務內容。除了內容採取開放之外,對於頻寬選擇也是採取開放合作的方式,不限定與單獨一家ISP業者合作,以單純提供平台的方式,供應消費者所需的服務。

八、 我國IPTV產業面臨之挑戰[]

(一) 內容業者與電信業者產業匯流知識缺乏

以內容業者而言,其本身的專業為製作具吸引力的媒介內容,但他們缺乏電信方面的知識及技術,因次在推動IPTV服務時略顯力不從心。電信營運商也是一樣,空有專業領先的技術,但卻不懂媒體操作,所提供的服務無法滿足顧客需求。而兩者間卻又掌握資源不願釋放,形成IPTV產業發展障礙。

(二) 有線電視業者競爭

目前台灣IPTV服務的電視節目內容部分大多與有線電視業者所提供的內容一致,而隨選視訊部分也是有線電視業者能提供的內容,因此IPTV最大的競爭者就是有線電視業者。此景對於消費者而言,認為IPTV服務只是以另一種形式收看節目而已,因此並不會想要從有線電視的手中離開到IPTV服務裡頭。因此台灣的IPTV的服務就會出現障礙。

(三) 內容取得不易

由於有線電視系統業者認知到IPTV三網合一力量,在不願意收視戶被瓜分的情況下,便開始限制頻道業者提供內容給電信業者使用,造成電信業者在經營IPTV服務時面臨到強大的阻礙。

(四) 網路設備軟硬體整合不易

由於目前有關IPTV設備的規格並無統一,因此出現各家IPTV業者在採用設備上的紛亂。以中華電信來說,由於大型標案必須由三家以上公司競標,使得設備採購上變的非常複雜,光是STB的採購就有好幾家公司的產品,因此在系統的整合上相當困難。

(五) 終端設備價格過高

終端設備STB過高一直是IPTV服務業者現在面臨的難題,而IPTV業者在一開始為了要吸引收視用戶,必須免費提供終端設備給用戶,也就是必須自行吸收終端設備成本。不過此舉需要財力雄厚的資金支撐,對於業者是很大的負擔。目前一台STB價格約為五千元上下,對於業者來說是一項不小的成本。

(六) 顧客認知不足

目前顧客對於IPTV的認知大多停留在可以上網看電視,可以隨選節目,與有線電視差別不大,而這還是比較年輕的族群的想法。對於那些年紀較長的人,根本不會知道IPTV是什麼。 因此在顧客認知不足情況下,IPTV的推廣也相對的不容易。

(七) 無法掌握顧客需求

IPTV服務的推出其實有個重要目的,就是他能提供互動式的服務。但,互動功能真的是消費者所需要的嗎?還是他們比較習慣無線或有線收視?還是其實消費者是有需求需要被激發的?這些問題都值得我們繼續去探求。

九、 IPTV產業與服務關鍵成功的要素[]

(一) 政府政策的支持

我國政府對於IPTV發展的態度並不是非常支持,原因在於有線電視業者的壓力,為了不讓IPTV搶佔原有收視用戶基礎,迫使政府不得不對IPTV產業處處為難。因此,為來我國IPTV產業如果要成功發展,政府支持是非常重要的一個關鍵因素。

(二) 法令規範完整公平

除了政府政策支持外,法令完整對於IPTV也者也是一個重要關鍵。由於IPTV是新興產業,目前無法可管,而我國的IPTV業者也只用中華電信領有執照,但限於廣電法規,日前NCC已經宣布華電的MOD為一平台角色,需將廣電執照繳回。不過面對此舉還是有很多有線電視業者抗議。因此目前NCC正在制訂新法,讓法令得以完整。除了產業法令外,還有就是著作權法的問題。網路很大的問題就在於內容的取得及複製的合法化,唯有著作權法的完整制訂,內容業者才可能願意在網路上提供內容,讓IPTV得以發展。

(三) 整合電信與多媒體產業技術

這點前面就有提到過,以多媒體產業來說,上游的內容製造商以前面對的通路是有線電視、衛星或是電影院等,如今通路變成網路,就會出現許多技術性如壓縮技術的障礙;對於網路服務提供者或電信營運商而言,網路技術是本身優勢,但能夠讓IPTV成功的因素不只有技術,內容才是重點。而這些人員往往不清楚顧客要的是什麼,因此IPTV的發展就出現困難。因此,若在未來IPTV要順利發展,兩種產業知識必須加以整合,因為兩者都是影響IPTV發展成功的重要因素。

(四) 提升技術

目前台灣IPTV使用者大多使用ADSL技術,但隨者未來影音資訊量越來越龐大,以及更多使用者使用UPTV服務,頻寬需求也會越來越大,因此有更快速更便宜的頻寬技術是未來IPTV產業發展的重要因素。
除了頻寬之外,影音壓縮格式技術也是很重要,目前我國主要壓縮技術為MPEG-2,若未來能使用更好了影音壓縮技術如H.264、VC-1或是MPEG-4,就可以縮小影音資料量也相對增加頻寬。
還有一個技術上的問題就是所謂的「延遲性」,要改善收視戶在遙控器點選節目後的等待時間也是亟待解決之事項。

(五) 統一規格標準

在此指的是要提升設備的相容性,由於各家設備業者都是自行開發鮮少考慮到時他設備相容問題,因此往往在接到訂單後還必須花額外成本去相容不同廠商的設備。未來如果能統一標準,各家廠商便不需要花多餘時間與金錢在設備相容性上,如此一來便能提昇產品的效能。

(六) 多樣且豐富的服務內容

目前IPTV的節目內容大多老舊且無法突破有線電視業者的包圍,因此勢必要想其他方式來增加內容的豐富度。由於IPTV的重點就在於內容,IPTV應善用自身互動的特質,提供客製化、分眾的服務,讓收視戶能在同一平台上選擇喜好的內容,滿足不同層面顧客。另一方面,做到分眾行銷也可以讓廣告主更精確的鎖定目標以獲得效用,對於IPTV業者以及廣告主都有好處。

(七) 差異化服務

有了豐富的內容後還要有差異化服務,讓消費者認為IPTV與其他媒體的不同。例如可以提供線上互動遊戲、互動購物等等的內容,讓消費者願意掏出花費來進行IPTV的服務。

(八) 制訂更符合顧客需求的收費機制

傳統電視業者有一個很大的缺點就是提供「吃到飽」服務,但事實上收視戶也不是每一台都有收看,因此可以說顧客的需求被忽略了,因此IPTV便可以此缺點來建立符合顧客需求的包裝內容,將決定權回歸顧客手上,且提供多樣化資費方案,讓消費者覺得合理,如此才能提升用戶量。

十、 參考資料[]

1. Verizon推出嶄新服務項目(2007年3月14日)。自由電子報。2007年6月12日,取自:http://ny.libertytimes.com/2007/New/Mar/14/today-c6.htm
2. IPTV已在歐洲打破觀望局面(2007年6月5日)。中國聯通網。2007年6月18日,取自:http://news.xinhuanet.com/newmedia/2007-06/05/content_6196806.htm
3. 中華電信MOD網站:http://mod.cht.com.tw/MOD/Web/index.php
4. 山石(2006)。IPTV的真正成功需要時間。通訊世界。2007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cww.net.cn/IPTV/2006/3/10655.htm
5. 大華(2007年3月1日)。中國IPTV2007年正式起飛。投資中國信息網。2007年5月20日,取自:http://www.forchina.tw/web/front/bin/ptdetail.phtml?Part=chanye-001&Category=103984
6. 王曼娜(2007年4月3日)。香港成為全球最大IPTV市場。大紀元時報。2007年5月23日,取自:http://www.epochtimes.com/b5/7/4/3/n1667312.htm
7. 李振中(2007)。IPTV相關技術探討。廣播電視資料館。2007年5月19日,取自:http://library.bdf.org.tw/articles/f070415.pdf
8. 唐朝緯(2005)。從產業價值鏈的角度探討我國IPTV產業的關鍵成功因素。國立政治大學企管所碩士論文。
9. 郭家蓉(2005年6月16日)。全球IPTV營運發展模式分析。資策會MIC。2007 年5月22日,取自:http://mic.iii.org.tw/index.asp
10. 彭群弼(2007年5月22日)。中華電信與微軟合作 進軍兩岸三地市場。大紀元時報。2007年6月19日,取自:http://tw.epochtimes.com/bt/7/5/22/n1718868.htm
11. 資策會網站:http://mic.iii.org.tw/
12. 寬頻普及率高 亞太地區成IPTV成長焦點(2007年2月16日)。電子工程專輯。2007年6月19日,取自:http://www.eettaiwan.com/ARTP_8800453523.HTM

Advertise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