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媒體研究室
Advertisement

== 擇偶像劇的因素方面,故事題材、戲劇類型與偶像本身的個人魅力都是觀眾收看偶像劇時的主要考量,研究結果發現近九成的年輕族群仍是根據故事類型來選擇想觀看的偶像劇。整體觀察年輕族群喜愛的偶像劇類型,可發現以「浪漫愛情」和「溫馨友情」為劇情主軸的偶像劇較受青睞,情感訴求確實較容易打動觀眾,而典型的羅曼史劇情特別能抓住女性觀眾的心,從數據分析發現年輕女性觀眾之中有82.8%特別喜愛描述浪漫愛情發展的偶像劇,顯示時下偶像劇能讓年輕人懷抱對美好羅曼史的憧憬,甚至故事中的角色情節可帶給觀眾投射的作用。

台灣偶像劇在男女主角的人物設定與選角方面總是以俊男美女來演繹細膩情感,「塑造理想角色」為其核心,藉此來抓緊觀眾的心。有趣的是,研究結果顯示年輕女生偏愛努力又年輕有為的青年,以及在劇中對女主角死心塌地的「癡情男」也頗受女性觀眾青睞,而現代年輕男性觀眾的最愛則是活潑開朗的女主角和新時代都會女性。

以往,偶像劇的宣傳大多是透過自家電視台的強力放送打廣告,但根據此次的調查結果發現電視廣告宣傳雖然仍是觀眾獲得偶像劇資訊的主要管道,但是已經有近四成的年輕族群則是在網路上收集偶像劇的相關資訊,相對於其它媒體管道或人際來源,網路資訊的參考性也逐漸受到肯定。根據此現象,創市際執行長江義宇認為:「偶像劇固然吸引了許多年輕觀眾的目光,但娛樂種類多元的台灣社會,看電視的需求已不如以往,如何再次將年輕觀眾拉回客廳,是電子媒體一直期待的。此時網路反而有助於增加接觸年輕人的機會,對年輕世代而言,上網已經是日常活動,許多年輕人上網的時間已經超過看電視的時間。雖然不少偶像劇已經透過網路來宣傳節目和主題曲唱片,或是販售週邊商品,然而電視節目商不宜侷限於眼前的效益,因為網路的價值在於互動與社群優勢,因此長期經營偶像藝人俱樂部,多與網友互動,或是為此故事開發其他形式的線上版本(如漫畫、卡通、短片等),不但可以延續熱潮亦能收費獲利,下一檔偶像劇推出之前還可以舉辦相關活動先行測試或宣傳,形成一個良性的循環,便能創造最大值的行銷效果。


一●前言

開拓了中國和東南亞等地區的市場,更取得了巨大的成功和客觀的經濟效益。愛看偶像劇的觀眾,女多於男,由以青少年為主。對正值青春期的少男少女而言,迷戀偶像劇多少反映出對生命美好的憧憬。但若說偶像劇是青少年的專利倒也未必,因為連三十幾歲的小姐對偶像劇也是趨之若鶩,陶醉在其浪漫的情境裏。偶像劇不只滿足人們對美夢的期望,也引領了觀眾在劇情中脫離現實的殘缺。


它以一種新的情調讓人重新認識城市生活。偶像劇演出了年輕人所關心的事情、現代人的生活,不只是只有為愛而活、大企業大財團間的惡鬥而是真正思考生活上所遇到的難題,大家關心的事。

卻成了對劇中主角的崇拜、流行資訊的最前線參考指標。

三●偶像劇之竄紅

偶像劇為什麼會這麼受人歡迎呢?首先,偶像劇主要面對的是青少年觀眾。青少年正處在身體思想發育的年齡,精力充沛,興趣廣泛。現在雖然有電子遊戲機和電腦與之抗衡,但電視仍然是最主要的娛樂方式,反過來說,青少年也是電視的主力觀眾。偶像劇拍攝靚麗、風格輕鬆,比起傳統畫面不太講求美感,思想性過強,風格稍顯嚴肅的電視作品,偶像劇更能吸引青少年的注意力。

偶像劇拍的是現代生活,以年輕人的愛情、工作為題材,與青少年的生活非常貼近,讓青少年感覺很親切,很容易引起興趣。劇中人們所遇到各式各樣的問題也正是青少年正面臨或將會遇到的問題,當然會很願意借鑒。偶像劇最早傳於國外,反映了現代都市青年的精神風貌,青少年通過它可以了解到現代主流都市同齡人的生活、行為方式、性格風采,同時,對於正迅速國際化、現代化的社會中我國青少年暗含了某種指導意義,如長輩已是時代轉型前的教育產物,他們的思想觀念和知識體系已較難跟上時代前進的步伐,而對於現今社會上所出現的各種問題,自然也就較難給年輕人什麼意見了,在此情況下,需要幫助的青少年自然轉向別的渠道求援,而反映現代青年人生活的偶像劇,必然受到歡迎。青少年沒有什麼生活閱歷,思想、情感還比較膚淺,很容易被外表的光鮮吸引,喜歡形象出眾,性格突出的人物,這也是偶像劇的男女主角容易為年輕人作為熱烈崇拜模仿的原因,當然也反映了現代審美觀、價值觀與傳統的變異,可以說偶像劇的成功是特定觀眾群和特定時代因素共同促成的結果。

四●偶像劇對社會造成的影響

偶像劇究竟在觀眾的心裡造成多大影響呢?不少青少年競相模仿起劇中的情節,甚至認為現實生活與劇中沒什麼差異,連價值觀也起了不小的變化。女生立志嫁入豪門、非三高男不嫁,男生追求女生力求搞怪的浪漫花招,認為女生都是勢利眼、只注重外表。這些偏見助長了整形歪風、使年輕人忘記了內在遠比外在美還重要。看了偶像劇之後,有些年輕人成了追逐偶像的追星族,這些問題使家長頭痛不已、認為自己的小孩不務正業只會迷戀偶像、更加深了兩代之間的代溝、貶低偶像劇的價值。

偶像劇不僅影響了台灣演藝圈的生態,也影響大陸開拍青春偶像劇的風潮,也出現了大量起用新人造成資深演員無戲可演的窘境。事實上,在日本偶像劇的演員常以資深演員為主角,雖是如此依然可以開創不錯的收視率,新臉孔雖然可以帶來新鮮感,但演技也必須要有一定的水準。但台灣偶像劇不像日劇那樣,憑某個青春偶像就可號召起一批固定的觀眾群。台灣偶像劇需要時間,可是觀眾並不會給太多時間,不管是日劇或是韓劇,台灣偶像劇若拉不住這些性質重疊性高的觀眾,日劇和韓劇還是會遙遙領先在前頭,當然,收視數字上來比或許還不會差太多,只是一旦熱度過了,照樣無法生存。台灣偶像劇尚處於發展初期,有待成熟。如果不及時在題材內容及人物塑造上下功夫,克服一味談情的弱點,在競爭日益激烈的今天,難免很快被觀眾冷落。

五●偶像劇泡沫化危機

自從『流星花園』紅遍全台後,頓時偶像劇如雨後春筍般冒出來,短短幾年的時間裡,偶像劇一部接著一部開拍,『吐司男之吻』、『薰衣草』、『貧窮貴公子』『愛情白皮書』‥‥‥一直到現在的『MVP情人』、『海豚灣戀人』、『薔薇之戀』‥‥‥等等,雖然量多但收視卻不一定好,真正收視率好的就那幾部,可見觀眾要的並不是氾濫、速成的偶像劇,而是像日劇般兼具質感、美感、與現實感的偶像劇!台灣偶像劇濫製的風氣再不改善,難保偶像劇不會成為一現的曇花,消失在電視生態中!

危機一:偶像劇定義模糊、狹隘

何謂偶像劇,請偶像來演就叫偶像劇,或是請新人來演就叫偶像劇,台灣偶像劇有一個普遍的現象,那就是都請新人、年輕人來演,似乎找新人、年輕人來演,呈現出一個全新的氣象就叫偶像劇,但這樣的偶像劇的定義未免太模糊、狹隘,『愛情白皮書』的導演楊大慶就曾經表示:「不必把偶像劇狹隘定位,像田村正和就是全日本的偶像,只要戲好,角色佳,無論什麼戲都會受歡迎,中年、老年人也能演偶像劇!」,現今台灣的社會大眾總認為偶像劇就是一堆俊男美女拼起來的偶像劇,其實也沒錯,偶像劇很重要的是演員本身的個人魅力,要把他解釋成表面上的意思自然就是臉要好看,可是只有這樣嗎?對許多人而言,看自己偶像的作品是絕對理所當然的,這樣的因素導致了製作單位在選角時自然便會大量考慮這一點,可惜的是,除了演員本身以外,是否還有顧及到這齣戲本身該有的基本素質?也許很多時候這些因素都被擺到很後面的位置了。

危機二:演員普遍演技生澀

由於偶像劇都找一些新面孔或年輕人來演,所以一些當紅的年輕偶像歌手,或沒有知名度的新面孔,或臉蛋不錯得一片歌手,或電視劇的新面孔,或年輕帥氣的DJ,紛紛被抓去跨行演起偶像劇,例如:F 4、WEWE、S.H.E、大S、范植偉、許紹洋、陳怡蓉、張韶涵‥‥‥等等。

在眾多新面孔中,雖然有些是有電影經驗的老手,演起來得心應手,但大部份的卻都是沒有戲劇經驗,或是戲劇經驗少之又少的戲劇新人,因而演起戲來總是稍嫌不足,演技生澀、不自然,笑鬧戲還可以,但感情戲就慘了,表現出來的感情深度總是不夠,無法讓人由心底感動起來。不過值得討論的是,當中有些新演員演技進步神速,越來越能夠進入狀況,因此總能漸入佳境,稍補剛開始的不足。

整體看來,偶像劇的一大致命傷是感情戲,感情戲想演得入木三分,明明不愛對方卻要演出愛對方愛到入骨的感覺,沒有好演技的演員是絕對演不出那種令人刻股銘心的感覺。

演技好的演員總能帶領著觀眾投入劇情,隨著角色的心情、遭遇起伏,而不好的演技只會讓人感到很假、很矯糅做作,所以不只是外表要吸引人,同樣也必須具備相當的內涵才行。

危機三:偶像劇氾濫成災

自「流星花園」後,偶像劇是一部接著一部的推出,但在短短一年的時間,就可以推出二、三十齣偶像劇,大家可以想像各電視公司或傳播公司,是如何倉促趕工拍出偶像劇的,其內容與品質可想而知,二、三十部偶像劇中,真正收視率好的用手指頭都可以數的出來,除了『流星花園』、『吐司男之吻』、『薰衣草』、『愛情白皮書』的收視率創下不錯成績,其餘收視率皆平平,有的收視率甚至很悽慘,大家說這是為什麼呢?舉例來說,「流星花園」拍的還買具有質感,無論是劇情、選角、配樂等等都有向日劇看齊的味道,雖然台灣人演日本人有些格格不入,但是並不能否定這部戲的用心,但接下來的戲呢?「吐司男之吻」走出台灣偶像劇的獨特風格,值得讚賞,可是其他的偶像劇卻沒有看到真相,戲劇不只需要俊男美女堆砌,還需要這些俊男美女的演技,和幕後製作單位的努力,否則不要只怪網路上隨便惡意指責、批評,有時他們說的還真是實話。

記得當年魏約翰『花系列』創下的長紅紀錄嗎?『花系列』總共製播了十四年,才正式宣告結束,為什麼『花系列』能紅十幾年,除了演員演技精湛外,每部戲都是經過長時間籌備才准推出,畢竟從製作人、導演、劇本到演員,有太多的細節得詳細準備、討論,一部戲劇要成功、事前與事後的準備工作是非常重要的。

如果只是為了因應現在的潮流而去拍偶像劇,那拍出的劇就不會受到社會大眾歡迎,本土偶像劇若不能從基本的戲劇本質下手,只注意到用很表面的東西來吸引觀眾,不久之後觀眾會認清事實,選擇將手中的遙控器轉向其他性質的節目。

危機四:題材狹隘、無意義

如果看過日劇的人都知道,日本偶像劇題材豐富,有姐弟戀、師生戀等以愛情為主題的戲劇;也有律師、法官、髮型師、空服員、教師、廚師等以職業為主題的戲劇;此外,還有一些奇情片。日本偶像具有夢幻、有寫實、有社會奇情,日劇擅長從日常生活中挖掘出平時卻耐人尋味的劇情走向,演員在劇中的台詞,總是能引起觀眾心中〝我也是如此〞的共鳴,然而,這卻是台灣偶像劇所未達到的境界。

『吐司男之吻』、『來我家吧』導演鈕承澤曾表示,台灣偶像劇部分劇情張力不夠,日本優質戲劇不僅劇情鋪陳很棒,情節奇幻、情感真實,凡此都是日劇受歡迎的主因,『流星花園』導演蔡岳勳也曾表示,漂亮的場景與演員只是偶像劇的元素之二,想要受注意,還是得有扎實的內容與題材。

有些人說,台灣拍出來的偶像劇,給人飄來不定的感覺,總是〝不知所云、太過夢幻〞,劇情不夠扎實,沒有一個明確的主題,整部戲看完了都還不知道主要在講些什麼,就場景美、主角漂亮而已。這些評論點出台灣偶像劇的致命傷就是劇情太過浮濫,主題不夠明確,其實偶像劇並不一定非要以愛情為主,也不一定要拍的如夢似幻,主要主題明確、劇情張力夠、內容扎實,就算是日常生活中的小故事也能引起感動!

六●偶像劇未來的可能趨勢

這一波偶像劇熱潮下,重新架構了台灣連戲劇的生態,而且帶來不少加分的正面影響,只希望這波熱潮能日漸帶動更多本土劇的品質,從目前的日本漫畫改編進而改編本土漫畫為自製偶像劇,從新帶動台灣更多漫畫創作及栽培人才。而不是又像以往的蛋塔熱一樣,咻一聲就人間蒸發!

七●結論

偶像劇風行台灣已有一陣子了。想當初它剛在國人面前亮相時,憑著劇中時尚的俊男美女、高貴的轎車豪宅、曲折的纏綿愛情,的確令廣大電視觀眾,特別是年輕的觀眾耳目一新,癡迷至醉。但是隨著螢幕上偶像劇的日漸增多,特別是原版日韓偶像劇的紛紛引進,如今的電視觀眾對偶像劇的態度早已由當初的好奇心、嘗新鮮、一睹為快,演變為見怪不怪了。此時,偶像劇在其華麗外表下所掩蓋的問題也逐漸顯露出來。舉如:在為人處世方面,偶像劇中的俊男美女們就大多潛藏著一股不容忽視的“傲慢”與“偏見”。

也許有人會認為作為涉世未深的青年男女有那麼點“傲慢”與“偏見”應該沒什麼太大的影響,大可不必太在意,將歸為可原諒之列。但實際上真正的問題並不在於偶像劇是否表達了這些“傲慢”與“偏見”,而在於它是如何去表現這些“傲慢”與“偏見”,在表現的過程中編導們又是持什麼樣的態度,是刻意的讚賞、還是善意的批評,令人遺憾的是,大多數青春偶像劇的編導者對這股潛滋暗長的“傲慢”與“偏見”都表達出默許認可,抑或追捧讚賞的態度,因而使得這股逆時代潮流而動的“傲慢”與“偏見”,已由當初的遮遮掩掩演變成了如今的赤裸裸。

如今偶像劇的主角顯得越來越張狂了,不是今天要推出什麼新花樣,就是明天又要搞出什麼新成果。而且新花樣必然是驚世駭俗,招來眾多的反對者,而主角則依然初衷不改,固執己見;新成果則必然是舉世矚目,能給最初的反對者一記響亮的耳光,以證明其目光短淺,從而反證主人公的遠見卓識……

如果說早期的青春偶像劇“著墨”的重點大多放在刻骨銘心的愛情上,那麼現在的青春偶像劇可是對愛情之外的東西越加關注,而且這種關注不少是戴著有色眼鏡進行的。換言之,在青春偶像劇的脈脈溫情下,赤裸裸的“偏見”已從台下浮向臺面,有人把偶像劇比作現代都市童話,既是童話,就應該少些世俗,多些意境。試想:如果讓“白馬王子”與“白雪公主”的戀情一會兒遇上個學歷問題,再一會兒還遇上個職業問題,那該多煞風景。當然人為設定這些赤裸裸的“偏見”,在偶像劇的編導者們看來也許是為了創造矛盾,製造衝突,使劇情更好看。但實際效果會如何呢?或許在社會大眾的透視下,通過再三強化渲染這些愛情之外的矛盾衝突,劇情倒是有了,但偶像劇的美卻可能沒了。

總而言之,如今的偶像劇主角如果沒有“狂妄自大”般的“傲慢”,沒有“一意孤行”般的“固執”,那或許就會被稱為沒有性格。但是在現實生活中,這種赤裸裸的“傲慢”是否站得住腳我們卻要打上一個大大的問號。 ==

==

大標題文字[]

==
Advertisement